5月17日,申慱sunbet官网入口苏州校区首期“谁知道呢”交叉学科青年学者沙龙——“人工智能替我做科研”,在南雍楼一楼新集咖啡拉开帷幕。本次沙龙聚集了来自智能科学、集成电路、功能材料、地球科学、绿色化工、考古文博、数字经济等领域20多位优秀学者,共同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与多学科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
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高阳,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sunbet申搏党委书记陈谦,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人力资源处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曲继强等参加活动。
AI赋能科研,智慧无界
活动伊始,来自考古文博研究院的王一如教授介绍了当天的主题和议程,首个议题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我们的助手,完成一次完整的科研流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姚遥教授作为首位发言人,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AI大模型学习并撰写项目申请书、科研论文提纲或段落,同时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通过AI模型,对生成的研究方向、科学问题等进行评价和修正。现场还邀请⾮AI领域⽼师参与互动,通过对参与者提供的学术论⽂,利⽤⼈⼯智能⼤模型学习,并基于AI学习成果成功构建项目申请书,引得现场参与者阵阵欢呼。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戴望州教授随后带来了关于智能写作的革命性展示。他详细解释了人工智能从零到一构建起科研论文框架的过程,展示了AI如何在科研论文生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加深了参与者对AI在科研中应用的理解。邰颖教授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成图像这一领域的强大能力,带领大家进入了数据模拟与结果可视化的世界,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化的活动标志和图案。特别值得一提是,本次交叉学科沙龙的海报就是AI生成的。
甲骨文韵·AI智解:跨界探索古文明
沙龙的第二个环节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案例分享。作为已经成功将AI应用于科研中的青年学者,戴望州教授介绍了他与陈绍轩教授的跨界合作。他们将AI技术引入古老甲骨文的分析研究,对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博物馆的珍贵甲骨馆藏文残片进行分析,强调AI技术可以辅助识别变形的文字,通过匹配偏旁部首的相似度加速研究进程,并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在古文字解读中扮演辅助角色,帮**古学家更快提出假设和验证。这一创新尝试,不仅为古文字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也为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科技与历史的碰撞,竟能激发出如此迷人的火花。
跨界碰撞:AI科研应用与挑战
在沙龙的自由讨论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问题,围绕如何更好地利用AI,推动各自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科研合作的诸多问题和想法。比如,有的老师提出了在处理数据方面的挑战,目前大模型在处理小数据集和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时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通过模型压缩、知识融合等方法,使大模型在数据量有限的科研领域也能发挥效用;有的老师提出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相关专家学者建议采用本地部署的AI模型以减少对外部数据的依赖,同时加强对数据处理规则的了解和遵守,以确保研究的合规性。
携手创新,共绘智慧新篇章
这场充满智慧碰撞的学者沙龙,不仅见证了AI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更展示了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进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代科技工作者既是AI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见证者,也都是推动这种融合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的实践者,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可能成为推动科研进步的星星之火。
首期“谁知道呢”交叉学科青年学者沙龙由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sunbet申搏和苏州校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旨在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及前沿科技在不同学科场景的应用,为苏州校区青年学者提供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以期达到学科交叉相关成果转化的目标,未来也将吸引来自高校、院所、企业的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加入。活动将形成定期举办的机制,鼓励青年学者主动深入合作交流,打造成为苏州校区学术活动的品牌。
本次沙龙中提到的大模型分享如下:
通义千问:https://tongyi.aliyun.com/qianwen/
Kimi:https://kimi.moonshot.cn/
ChatGPT:https://chat.chatbotapp.ai/
豆包:https://www.doubao.com/chat/
PixArt-alpha:https://pixart-alpha.github.io/
Lumina-T2I:https://github.com/Alpha-VLLM/Lumina-T2X
Ollama:https://oll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