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学术研讨会在申慱sunbet官网入口苏州校区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4-04-23点击次数:139来源:全球人文研究院

2024419日至21日,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和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年会在申慱sunbet官网入口苏州校区举办,主题为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趋势。此次年会由申慱sunbet官网入口苏州校区全球人文研究院承办,苏州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及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经典阐释与比较文学分会协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80多位学者参与。


会议开幕式上,江苏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何成洲,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刘耘华以及申慱sunbet官网入口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古公亮分别致辞。开幕式由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程爱民教授主持。


何成洲深入阐释了会议主题的两个内涵:比较文学如何促进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成为可能,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向。他提到,“全球人文”提供了一个全面视角,涵盖了跨文化互鉴、跨学科学术创新及全球学者间科研范式的创新。此外,他还介绍了申慱sunbet官网入口苏州校区全球人文研究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情况。


刘耘华赞扬了江苏和上海在文化与学术领域的密切合作,并强调了两地通过比较文学研究对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他期望通过定期举行的联合年会,进一步促进两地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古公亮强调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一周年之际举行此次年会的重要意义,指出文明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期待通过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探索文学与文化的新发展。


本次会议共设有两场主旨发言,来自苏沪以及全国的比较文学界学者围绕“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趋势”进行发言和讨论。

第一场由中国矿业大学的吴格非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宋炳辉教授先后主持。北京大学的张辉教授探讨了世界公民的概念,通过对比莱辛与康德的观点,分析了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际挑战。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的董晓教授则从文化接受的角度,分析了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崇拜、批判和重温三个阶段,指出文学与文化的复杂互动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的金雯教授讨论了1618世纪欧洲的普遍语言观念及其流变,阐明了这些理论如何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的都岚岚教授的发言则聚焦于《弗兰肯斯坦》的跨媒介改编,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人造生命形象如何演变,以及这些改编如何反映了性别、科技与文化的交织。


第二场由北京语言大学的张生珍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刘耘华教授先后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宁教授讨论了医学人文的角色,强调它如何将科学与人文结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精神疗愈,并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鲁迅的文学作品示例说明其跨学科的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宋炳辉教授探讨了世界文学的定义和重要性,指出其跨越国界,反映了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深度,并强调了世界文学在理解多元文化中的关键作用。南京师范大学的杨莉馨教授分析了罗杰·弗莱如何将中国艺术整合入其形式美学,并通过国际展览推广中国艺术的独特价值。



本次年会还设立了九个分会场,就以下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组专题讨论:思想经典的跨文化旅行、文明互鉴与比较文学研究、全球人文视野下的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跨学科研究、文学翻译与对外传播、比较文学与中国海外形象研究以及西方文学再阐释。此外,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经典阐释与比较文学”分会的专题论坛“跨媒介与经典的再阐释”,以及三个研究生论坛。本次分组讨论吸引了近100位学者和近50名研究生参与,大家积极分享见解,相互启发,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和知识的深化。



闭幕式由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的但汉松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刘耘华和何成洲分别做了总结发言。刘耘华首先向江苏比较文学学会、会务团队、承办方及协办方表达了感谢,对本次会议的高标准和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会汲取此次会议的经验,与江苏比较文学学会密切沟通,力求把下一届双年会办好,为参与者创造更多分享和学习的机会。

何成洲为大会总结了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本次会议的报告既展示了学术的经典性也反映了学术的前沿性;其次,此次年会聚集了来自江苏、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学者,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最后,他指出许多研究生积极报名参加本次会议,活跃度高,体现了这是一个让年轻学者展示学术见解、锻炼报告技巧的良好机会。何成洲在结束语中表达了对未来苏-沪比较文学联会的期待,期待在不久的未来再次与学者们相聚。



分享至: